全国科普月:探索“科学实验室”——走进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专场

为普及生命科学知识、传播前沿科技成果,9月21日,全国科普月探索“科学实验室”之走进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面向对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与生物大数据感兴趣的社会公众、学生及科普爱好者,依托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实验室及大数据平台设施,聚焦“基因组与大数据”和“基因与人类健康”两大主题,总共吸引了近300名公众到场,整场活动通过“听报告、观成果、做实践”的多元形式,为参与者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科普体验。

上午九点,活动尚未开始前,在精心设计制作的《基因奥秘》科普展板和一楼大厅名为《手》的科普浮雕前已聚满好奇的小朋友。大家兴致勃勃地阅读图文内容、观看科普动画,积极提问,志愿者和老师们在旁耐心讲解,现场洋溢着浓厚的科学探索氛围。

参观科普展板

观看科普动画——《手》

随后,周媛媛和郝丽丽两位老师分别作了题为“从基因组图谱到大数据革命”和“生命天书:从基因组到大数据”的主题演讲,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跨世纪的伟大科学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精准医学与大数据研究进展、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的建设历程等。现场互动环节,不时有孩子好奇提问:“我们现在还能复活恐龙吗?”“为什么染色体的名字只能以数字命名?”报告老师逐一回答,与孩子们精彩互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周媛媛作报告

郝丽丽作报告

报告结束后,大家在科普志愿者的引导下走进中心实验室进行实地参观。在国家生物数据重大科技设施全景沙盘前,详细了解了国家在生物数据领域的科技布局,以及生命科学数据体系的建设情况与重要意义。在中心数据机房,大家参观了正在运算的大型计算机,了解计算集群的实时访问、数据分析与使用和监测情况,让公众直观了解到了生物信息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价值。在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实验室,志愿者详细介绍了2019年以来数据中心成立授牌后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果与突破,让听众近距离地了解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工作与生活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志愿者讲解

志愿者讲解

同时,为了丰富活动形式,让孩子们直观的认识生命基因的结构,活动的最后,中心还为每位参与者提供 了DNA 模型材料包,通过 “步骤讲解-分组协作-成果展示”的活动环节,引导大家亲手搭建属于自己的专属 DNA 双螺旋模型。小朋友们热情高涨,在与家长的协作拼装中加深了对生命结构的理解。 

本次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专场活动通过“报告+参观+实践”三位一体的活动安排,将专业科研内容转化为公众可感知、可参与的体验,既普及了生命科学知识,也展示了我国在生物信息领域的科技实力,有效激发了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生命科学与数据科学的兴趣。

工作人员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