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国之脊梁,汲取攻坚力量——国家生物信息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参观学习

为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年在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中挺膺担当,3月26日,国家生物信息中心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展“致敬国之脊梁,汲取攻坚力量”主题学习活动。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作为国家级科学文化教育基地,记录了我国科技发展的辉煌历程,凝聚了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精神品格。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小组成员们依次参观了“共和国脊梁——馆藏精品展”“惟愿一生成一事——朱光亚诞辰100周年专题展”,并集体观看《中华科技文明》主题影片。在泛黄的手稿文献前,钱学森“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铿锵誓言震撼人心;在循环播放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音频前,朱光亚炽热的爱国之情和坚定的报国决心澎湃心扉;在“两弹一星”元勋事迹记录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品格穿越时空。

参观结束后,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围绕“传承科学家精神与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设攻坚”展开交流讨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长,计算生物学部刘肇祺研究员谈到:“参观过程中看到1985年3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科技战略转变的目标,推动科技工作重心从国防科技向经济建设转移’,这一决定符合当时改革开放政策下发展国民经济的切实需求。进一步了解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科技体制一直在根据当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最优配适。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正在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实行建制化科研攻关、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工具开发部杨莹青年研究员分享感悟:“我们目前的科研攻坚任务,确实面临诸多挑战,但相比过去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条件,已算是最好的时代。我们要坚定攻克难题的决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充分发挥团队智慧,努力在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设的主责主业中取得更大突破。”数据资源部曾瀞瑶高级工程师表示:“作为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战略需求部门成员,将牢记榜样力量,恪守科学信仰,深度服务国家生物数据战略需求,研发生命健康多维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及关键技术,全力推进国家生物数据中心体系化建设。”

小组成员一致认为,要高举科技报国精神火炬,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科技自强的时代经纬,在国家生物信息中心高质量建设发展和加快抢占生物信息科技制高点中展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