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胡志远研究员到我所访问交流
10月22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胡志远研究员到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访问交流,并与我所方向东研究员就“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学研究及合作进行了探讨。
会谈中,方向东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基因组所的科研实力、研究成果和技术平台,以及“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的主要工作目标。随后又重点介绍了其所领衔的课题组最近在干细胞和肿瘤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胡志远研究员则介绍了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领导课题组的近期工作。
由于肿瘤病例具有极强的个体特异性,无论是肿瘤基因组学还是肿瘤防治研究,都需要医学、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防治新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合作。为此,基因组所与纳米科学中心和肿瘤医院于2010年中建立了合作关系,最终促成了“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的形成,并于2012获得中科院生物局和人教局资助。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基因组所拥有的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平台,肿瘤医院丰富的资源以及纳米科学中心的先进纳米技术,共同开发肿瘤个体特异性的治疗策略。
在未来的十年里,人们将会被海量的个人健康数据所包围,个人可以全面、实时掌握代表自身健康指标的各项数据。而早期诊断技术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定制服务,则可以克服传统治疗上针对单一靶点,实施单一疗法所面临的局限性。纳米技术使得针对个体甚至单细胞海量数据的获得成为可能。但是由于抗体生产的成本较高,相关的芯片技术仍无法进行大规模应用。而分子大小在纳米级的多肽,因其合成成本相对较低,且同时具有抗体的免疫特性,目前已应用于生产多肽疫苗、合成多肽药物及血清诊断等多个方面。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可用于生产靶向结合的多肽探针、基于纳米打印技术的高通量微阵列多肽芯片,以及用于老年痴呆症早期诊断的类肽芯片检测等方面,这将为传统多肽产业甚至生物医学产业带来技术变革。
胡志远研究员介绍:
胡志远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得生物化学博士(2005)。在Daniel Lane院士和Leroy Hood院士的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被聘为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和美国FDA免疫技术医疗诊断仪器专家委员会委员(Immunology Device Committee),蛋白质组国家重点实验室(BPRC)客座研究员等。2010年12月进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被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新型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系统医学上的应用,探索纳米科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交叉前沿。侧重利用纳米科学和系统生物学进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应用。
方向东研究员介绍:
方向东,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1992年,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六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1992-1995年,第一军医大学免疫学硕士研究生。1993-199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国家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1995-1996年,第一军医大学分子免疫学研究所助教。1996-1999年,第一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博士研究生。1997-2000年,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2000-200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博士后。2003-200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讲师。2007-2009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2009年应聘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2010年,获得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择优支持。2012年,被遴选为中科院“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负责人。
目前从事干细胞分化、遗传性血液病、恶性肿瘤的基因组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研究组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建立在新一代测序平台的转录组、全外显子组、甲基化DNA作图、DNase I作图、ChIP、3C等高通量组学技术,以人类干细胞和各种血液病、恶性肿瘤为主要研究对象,在DNA、RNA、蛋白质、以及染色质等不同调控层次上筛选与细胞发育和分化、以及肿瘤发生和转移等重要生物学事件相关的分子标记、重要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调控单元和调控网络,并探讨其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建立针对重要疾病发病机制与靶向干预的分子基础与技术指标,为临床制定更加高效、特异的分子干预策略、并开展其规范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