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所成功举办“基因组科学与信息”培训班第3期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2009年6月1 - 5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3期“基因组科学与信息”培训班。来自全国多个地区的40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学员们大多是从事生命科学、农学、医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师及研究生。他们有来自中科院系统的微生物所、遗传发育所、植物所和昆明动物所的老师和学生;也有来自北京人民医院、北京肿瘤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医生;还有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昆明医学院法医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四川省泸州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老师和学生。
本期培训的课程分为主题讲座和上机实习两大部分。其中,主题讲座部分由副所长于军研究员、胡松年研究员、周晓光教授、肖景发和吴佳妍副研究员主讲。内容从最新测序技术进展到基因组序列分析到蛋白质结构预测,囊括了当今基因组科学、生物信息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配套的上机实践部分由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的老师们传承地采取了“讲与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这期培训我们取得了圆满成功,老师们总结了前两期培训的经验后精心组织和安排了课程及上机实践的内容,做了更多的调整和优化。在培训的过程中,学员们的学习态度像6月的天气一样,热情如火。他们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课上努力地记录着自己需要掌握和了解的知识,课下学员们与老师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大家普遍反应在这短暂而紧张的五天中受益匪浅。另外,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单位,但他们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在上机课上互相帮助,在课下相互交流,在生活上也互相关心,呈现了非常融洽的学习氛围。
这期培训取得的成功还源于我们一直采取的讲师课堂讲解,学员跟随教师练习的方式。既有宏观的战略性研讨,又有实用的操作性演练是我们的特点。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和互动式的实践模式,为学员和主讲人员提供了充分的平等的交流空间。虽然这种方式仍然像前两期一样遇到了学员的背景、年龄差距大等因素造成的困难,但我们凭借着前两次积累的经验以及仍然本着“使每位学员都能有所学,能所用”的原则,老师们热情耐心地为每位学员进行指导,使学员们亲自练习了各种生物信息软件和工具的使用,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实际动手操作经验。这样,我们的培训才能让学员们将学到的东西更好、更快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第3期培训结束了,我们征求并收集了各位学员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我们进一步完善培训课程的宝贵资源。我们的培训受到了学员的高度好评,学员们留言说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对今后工作和学习中的相关问题指明了发展方向,开拓了科研思路,为具体专业或课题下的进展理清了头绪。但我们也看到了不足以及更多地了解到大家对不同内容的需求程度。我们将继续利用优势,发挥特点,继续优化和改革我们的课程,今后还将采取开设高级班等方式将我们的培训内容进一步深化和拓宽,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要求,为我国基因组科学与生物信息领域的知识传播、资源共享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2009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