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机构概况 │机构设置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国际合作 │ 院地合作 │研究生教育│创新文化 │ 党群园地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站内搜索
研究生会
·研会概况
·学生活动
·社团天地
学术活动
·第四届基因组医学前沿与健康普惠论坛 [12.04]
·第五届国际生命与健康大数据论坛成功举行 [10.30]
·北京生科院11月8日第166期精品讲座 [10.31]
·学术报告--RNA interference in replication and qui... [10.08]
·北京生科院7月4日第165期精品讲座 [07.01]
研究生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会 > 学生活动
漫谈《菊次郎的夏天》的慢节奏
2014-09-29 | 作者:夏莉莉 【关闭】

  《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即使你没看过,也可能听过它的音乐,那首由久石让制作的主题曲《菊次郎的夏天》。对于这部电影,无论是它的音乐还是评价,观众都给了太多高的评分来表达对它的喜爱,相比这部电影的内容及含义,我更喜欢里面的无绝对善恶的感觉以及以“我们无事可干”而聚在一起来的这么一群人。但这部电影让中国观众十分介意的一点应该是它的超慢节奏,这一点已经被我身边的好几个朋友及大批的网友埋怨过了。

  看过北野武的其他电影,如经典的《花火》、《大佬》,大家可能就不会奇怪《菊次郎的夏天》电影节奏这么慢了,北野武一贯如此,很多日本的电影也是如此,这种慢节奏,使得观众沉浸在非悲伤但深沉的氛围中。《菊次郎的夏天》整部电影一共122分钟,电影花了30分钟主角菊次郎和正男才真正踏上旅途,可真谓一个超长的开场。中国观众也许不习惯的倒不是时长,而是电影的长镜头,把一个镜头一直拉长延至数十秒,而不给配乐,非得让你一直盯着它。就拿电影37分钟时菊次郎和正男沿泳池旁边走,一直走到了37分36秒才停止,整个过程中没给任何配乐,只有电影中汽车经过时的声音。观众在这时候该干什么?只能一边看着,一边想着它要表达啥,然后想着这画面啥时候结束然后尴尬地等着它结束。在整部电影中这种情况出现的十分得多,很多在一些人看来完全是没必要的镜头,至少我也这么认为,却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例如留给居酒屋服务生扫地的那3秒,明明这个只出现一次而且在讲完话后“任务”就结束了的角色。 

  这些慢节奏使得电影十分地冗长,但同时也宁静,给了消化的时间,而且这部电影的笑点基本上都是通过这种无声及镜头转换达到的,笑点自然且印象深刻,并且难以模仿。 

  不是说《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没有快的节奏,事实上导演的的叙事能力十分的强大,短短几秒钟的画面就可以把很多事情交代清楚,并不输给那些以拍的“快准狠”著称的香港电影。而这种快慢结合我们应称之为电影的节奏。 

  这部电影的配乐也是一直被赞誉的,但同样的,这里的配乐也有着类似的称为节奏的变化,在相对一部分太过于安静沉默的画面中,北野武恰恰没配给任何音乐背景。让我们在这“漫长的”十几秒钟静静地思考消化慢慢地等待画面的切换。 

  节奏的迷人在于其变化,一部电影的节奏也应有快有慢,有情绪的波动,这样观众才不会太疲惫。有些电影的节奏很快,且一直过快,没给观众休息的时间,即使满是笑点,到最后观众也疲惫了,看完后也就忘了。而有的电影叙述一种过于平淡,只能让观众在电影院睡觉了。节奏也是电影是否被评为“深刻”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欧美动作电影拥有很高的票房,却很难在内容上获得很高的评分,不能在电影史上留下痕迹,有些时候倒不是因为内容不深刻,只是缺少观众沉淀的时间。 

  如果你有时间,不需带目的去看一部电影,不如就坐下来,静静地看场北野武的电影吧。反正里面要表达的内容深意一直不能完全说清,够你慢慢地思考了。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文保网安备案1101050063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104号楼 邮编:10010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