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至14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6年战略研讨会在国科大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副局长黄晨光、规划管理处处长陶诚、重大科技任务局研究员刘杰、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生命科学处副处长王力为、条件保障与财务局高级工程师张红松及基因组所领导班子成员与全所科研和管理骨干、各部门代表出席了会议。基因组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王丽萍和副所长张德兴分别主持了会议。
基因组所所长薛勇彪首先作了“十三五”战略规划报告,在分析学科发展态势与国家重大需求基础上,回顾了“一三五”规划制定过程,系统分析了新时期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全面介绍了“十三五”研究所发展定位、布局与目标、重大突破与重点培育方向及改革与发展举措,总结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规划实施进展,描绘愿景,制定策略,分解战术,确立领军人物,拟定落实方案,调整组织架构,展现全所职工对研究所未来发展的信心。
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松年介绍了实验室基本概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实验室“十三五”规划。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长青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特色与方向、精准医学项目进展情况、目前形势与发展以及 “十三五”期间的目标与规划。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赵文明和所级公共技术中心基因组平台负责人张兵分别做了大数据中心和基因组平台的规划报告。
认真听取报告后,参会领导与专家对研究所发展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切实可行的建议。黄晨光对基因组所“十三五”规划和发展态势表示肯定,并在分析战略研究的目的和内涵后指出,机遇和挑战并存且可以相互转化,基因组所应进一步整合多种资源,构建核心竞争力,优化配置,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路线图,调整组织模式和创新模式,向有颠覆性和引领性方向发展。陶诚指出,规划是凝聚共识的过程,主要阐释三个问题,即分析研究所现状和特点,确定发展目标、研究所优势以及团队优势,要采取哪些举措达到目标。建议研究所积极牵头国家重大专项,引领学科发展。刘杰指出,制定战略规划对研究所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明确创新驱动发展,结合研究所实际情况,注重规划实施,让战略规划切实发挥作用。王力为指出,未来大数据有可能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研究所要积极尝试将数据变成资本,产生效益。应保证精准医学项目的持续性,产生研究范式。张红松指出,基因组所要进一步思考国际基因组学的发展和我们的应对策略,提高竞争力,牢牢掌握数据和知识产权,为国家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建议拓宽了科学家的思路,提振了大家实现研究所战略规划的决心。
为群策群力,凝聚集体智慧,会议安排了分组讨论,听取了参会人员对研究所“十三五”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各组代表整理意见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在备受鼓舞的同时对研究所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第二天的会议中,针对三个突破和五个重点培育方向的科学家责任人依次汇报了各自领域的研究进展。
最后,薛勇彪从四个方面做了总结发言:第一是人才,新的学科方向需要通过原创成果来慢慢积累创造,科学家应该寻找这样的机会来引领学科的出现和发展。作为科学院的研究所,要有担当的使命。科学家要有责任和担当,凝练出制约国家发展的瓶颈问题,兼顾国家需求和个人兴趣,合理配置资源,做好各项工作;第二是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国家和研究所的发展需要好的理念,要牢牢巩固这个理念,将规划落到实处;第三是实干,要想干,想干才能干好。要敢干,所做的工作要在研究所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会干,不能蛮干,要结合实际对工作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第四是自信心,要树立坚定的自信心,规划要高高举起,踏踏实实做好,在工作和实践中学习,加强业务和管理的学习。薛勇彪代表所领导班子表态,将凝聚全所职工智慧,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以一种历史使命感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带领基因组所职工团结一心,所实现新的发展跨越,五年之后一定会有新的面貌。
薛勇彪作战略规划报告
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