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1991年到2000年间,全球癌症发病及死亡人数均增长22%。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人数超过1000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每年新发癌症病人数将达到1500万,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
癌细胞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与之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则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癌症(恶性肿瘤)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肿瘤、癌症是一种基因病,所有的细胞中都含有能够导致细胞癌变的基因,这些癌症基因代代相传。但在通常情况下它们处于被阻遏状态,只有当细胞内有关的调节机制遭到破坏的时候下,癌症基因才会“作恶”,导致癌变的发生。“激酶”的基因家族包括500多种不同的基因,它们功能的丧失是癌症的一个常见诱因,这些基因就像开关一样,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死亡以及变异进程。
对于癌症患者,不少人都会关注他一直以来的营养状况、饮食方式、生活习惯、年龄的大小、生活环境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很精确。是否得病不仅跟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系,还跟每个人的基因密切相关。
有些人的致癌基因比较活跃,在外界的影响下,容易得癌症。对应起来,有些人的DNA比较容易修复,得癌症的几率相对就会小一些。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每天抽一根烟就会得肺癌,有些人每天抽很多烟都不会得肺癌。
在生物体内以及其外部环境中存在许多针对遗传物质DNA的损伤因素,DNA损伤对于单细胞生物最大的威胁是造成细胞死亡,对高等生物可导致多种疾病,如发育缺陷、过早老化、癌症和抗感染能力降低乃至死亡。DNA损伤修复是保障基因组稳定性,维持其编码信息不变,并将遗传信息准确无误的传给子代细胞的关键过程。高等生物已经进化出一套由众多的DNA修复因子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质构成的基因组稳定性维护体系。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维持遗传物质基因组稳定性重要因子功能的缺失,可引起基因组出现不稳定性和基因突变,造成其他肿瘤抑制基因和致癌基因突变积累,而这反过来又引起生长增殖失调,最终在生物宏观现象中导致发育缺陷、过早老化、癌症和抗感染能力的降低。因此,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对于防止癌症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